清华同衡技术创新中心

INNOVATION CENTER FOR TECHNOLOGY

返回清华同衡官网首页
清华同衡技术创新中心
  • 首页

  • 中心概况

    • 中心简介
    • 中心业务所
    • 获奖信息
  • 新闻中心

  • 项目展示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more

学术动态Academic Trends

  • “十五五”趋势解读 | 数智化促进政企关系重塑...
  • “十五五”趋势解读 | 消费新动能激发经济新活力
  • “十五五”趋势解读 | 县域产业转型升级之路
  • “十五五”趋势解读 | 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农业...
  • “十五五”趋势解读 | 新发展理念下的政策量化...
more
我院快讯Institute Express
  • 喜报!清华同衡技术创新中心申报项目获...

  • 喜报!清华同衡技术创新中心申报项目获...

  • 【规划年会】“超大城市治理新技术应用...

  • 清华同衡“一张图”系统部署实施情况如...

1234
  • 清华同衡2024服贸会一览 | 产业招商平台详情介绍
  • 智慧人居创新中心重磅研究成果首次面世 |《智慧...
  • 技术创新中心数智经济研究所与国家开发银行北京分...
  • “数智技术如何参与地方产业经济决策”交流活动圆...
  • 清华同衡承担的《村镇发展模拟系统和智能决策管控...
推荐项目Project
  • 世界闽南文化博览园片区概念性总体策划...

    一、项目背景汉唐看西安,明清看北京,宋元看泉州。泉州作为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22个遗产点布局...

  • 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

    一、项目背景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也是全市产业发展的重要承载区。在全面推进中国式...

  • 清华同衡“产业大脑”—产业链分析与智...

    一、项目背景产业链招商工作是促进产业资源对接、流通、融合、增效的重要环节。通过延链补链、建链强链,保...

  • 榆林市亩均效益平台

    一、项目背景随着榆林市产业转型进程的不断加深,低效工业用地“腾笼换鸟”逐渐成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项目案例 / 正文
新时代科学城科产城融合的模式与路径实证研究——以怀柔科学城等为例
2025年03月07日    数智经济研究所(技术创新二所)

所属分类: 研究咨询

项目地点:北京市

设计单位:技术创新中心数智经济研究所

完成时间:2024年

图片展示
项目简介

一、项目背景

建设新型举国体制推动科技创新的战略要求,对新时期我国科学城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科产城融合既是国内外科学城的共同发展目标,也是科学城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路径。然而,目前对科学城科产城融合的研究普遍缺乏国际视野和定量标准。客观科学的科产城融合程度评价方法的缺失,是认知科学城动态发展过程的短板所在。由此,实时精准的土地和资金等资源分配方案缺乏科学依据。

为进一步明晰科学城建设、管理、运营的科学规律,本课题通过建立全球范围典型科学城数据库、一套科学城科产城融合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对全球近30个科学城的发展路径进行定量刻画,归纳出两大类五小类科学城科产城融合典型路径。结合怀柔科学城、中关村科学城、未来科学城等案例,深入剖析并总结了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科学城科产城融合水平提升的措施与方法。

二、主要内容

(1)科产城融合程度量化评估

搭建全球范围3km网格尺度科产城融合数据库,利用耦合协调度算法提取全球29个典型科学城(含13个国内科学城和16个国外科学城)。

(2)科产城融合典型路径提取

从科技(科学产出、技术产出)、产业(产业数量、产业质量)、城市(城市硬件、城市软件)三个方面六大维度出发,建立科学城科产城融合耦合协调度指标体系。利用复杂网络工具构建科学城科产城融合相似图谱,提取出两大类五小类科学城科产城融合典型路径。

(3)科产城融合关键措施探讨

以怀柔科学城、中关村科学城、未来科学城为例,从全球科学城科产城融合数据库中寻找各自适宜的对标科学城及相应的科产城融合路径。从产业功能、城市活力、文化品牌等多个视角切入,提出深化科产城融合规划管理实施的具体策略建议。

三、技术创新与特色

(1)研究视野拓展

科学城本身是各个国家的战略产物,各个国家基本都是针对特定科学城制定独有的发展目标,缺乏国际视野下的横向比较。本课题首次从全球范围对科学城科产城融合进行统一化定量分析与评价,开拓了科学城相关工作的研究视野。

(2)分析维度创新

产城融合一直是城市规划领域的研究热点,探讨产业与城市物质空间之间的融合关系。本研究聚焦科学城这一类特殊的空间片区,在“产”、“城”的基础上,将产城融合研究进一步具体化和落地化。同时,增加“科(科学要素)”的维度,在创新驱动的当今时代,有助于深化理解物质空间与产业功能之间的复杂关联关系。

(3)方法与数据创新

本课题广泛应用复杂网络分析、关联图谱、同位关联挖掘等量化分析方法,通过全球专利数据、公司企业大数据、手机信令数据等时空大数据的运用,将科学城科产城融合的抽象概念具象成若干可量化、可比较的客观指标,实现了时空大数据对社会科学研究问题的创新赋能。

关于我们 | 组织结构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河中街清河嘉园东区甲1号楼16-25层 邮编:100085 电话:010-82819000 备案序号:京ICP备 05030709号-1

顶部

微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