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同衡技术创新中心

INNOVATION CENTER FOR TECHNOLOGY

返回清华同衡官网首页
清华同衡技术创新中心
  • 首页

  • 中心概况

    • 中心简介
    • 中心业务所
    • 获奖信息
  • 新闻中心

  • 项目展示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more

学术动态Academic Trends

  • “十五五”趋势解读 | 数智化促进政企关系重塑...
  • “十五五”趋势解读 | 消费新动能激发经济新活力
  • “十五五”趋势解读 | 县域产业转型升级之路
  • “十五五”趋势解读 | 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农业...
  • “十五五”趋势解读 | 新发展理念下的政策量化...
more
我院快讯Institute Express
  • 喜报!清华同衡技术创新中心申报项目获...

  • 喜报!清华同衡技术创新中心申报项目获...

  • 【规划年会】“超大城市治理新技术应用...

  • 清华同衡“一张图”系统部署实施情况如...

1234
  • 清华同衡2024服贸会一览 | 产业招商平台详情介绍
  • 智慧人居创新中心重磅研究成果首次面世 |《智慧...
  • 技术创新中心数智经济研究所与国家开发银行北京分...
  • “数智技术如何参与地方产业经济决策”交流活动圆...
  • 清华同衡承担的《村镇发展模拟系统和智能决策管控...
推荐项目Project
  • 世界闽南文化博览园片区概念性总体策划...

    一、项目背景汉唐看西安,明清看北京,宋元看泉州。泉州作为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22个遗产点布局...

  • 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

    一、项目背景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也是全市产业发展的重要承载区。在全面推进中国式...

  • 清华同衡“产业大脑”—产业链分析与智...

    一、项目背景产业链招商工作是促进产业资源对接、流通、融合、增效的重要环节。通过延链补链、建链强链,保...

  • 榆林市亩均效益平台

    一、项目背景随着榆林市产业转型进程的不断加深,低效工业用地“腾笼换鸟”逐渐成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项目案例 / 正文
基于自然资源和规划业务流程的 大数据顶层设计解决方案——以北京市为例
2019年11月05日    清华同衡技术创新中心

所属分类: 研究咨询

项目地点:北京市

设计单位:技术创新中心

完成时间:2014年

图片展示
项目简介

一、项目背景

在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国家积极推动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随着我国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管理体制的重大变革,2018年11月,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成立,要承担起国土空间规划、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自然资源管理的新使命。机构改革的新考验,总规实施的新需求,优化营商环境的新诉求,加之大数据等技术的新赋能,给规划和自然资源管理带来了规划实施理念转变、管理职能转变、业务逻辑转变、技术应用转变的冲击,对信息化工作提出了相应的挑战。

大数据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大数据赋能,成为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治理理念以及城市治理模式转型的驱动引擎。为适应新变化和新需求,顺应机构改革潮流,服务城市发展大局,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特开展北京规划和自然资源管理信息化顶层设计,全面引导全委信息化建设和空间大数据应用工作,提升城市空间治理能力。

二、项目构思及主要内容

落实“应用大数据提升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总目标,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推动全委信息化工作从传统业务支撑到创新引领、主动策划的功能转型。从服务城市发展大局、服务决策需求入手,建设空间大数据基础平台,提升完善规划和自然资源管理,新建规划评估、实施监测、预测预警、模拟推演、决策支持等方面的智能化服务能力,打造落实新版总规、提升城市空间治理能力的新型智能枢纽平台。

1.信息化和空间大数据应用总体框架设计

详细梳理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的内设、下设机构和相关决策部门,以及公众服务形式,基于对内与对外、对上与对下的需求,确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业务范围和目标场景。

从自然资源和规划业务流程和决策需求出发,基于信息化现状评估、发展形势分析、管理模式分析、决策需求分析,以实际业务管理目标和蓝图为宗旨,面向机构职能,面向人员服务,面向数据治理,从基础设施、数据资源、应用系统、服务体系和保障体系等层面,设计规划和自然资源管理信息化总体框架,并突出空间大数据的价值链和应用体系建设。

2.规划和自然资源管理信息化具体架构设计

2.1 优化数据架构

设立数据仓库,对委内外涉及的结构性数据、非结构性数据,离线数据、实时数据进行梳理。建立数据统筹及存储机制,确定数据收集方式及更新频次。

形成标准数据,建立数据中台,即大数据资产层。同步推进数据开发、数据服务与数据模型分析,对接数据服务。

2.2研发模型仓库

针对业务场景目标,建立市-区-街道-街区-社区等各级目标,分门类、分级别建立指标体系,明确指标数据来源及监测机制。

针对城市空间规划、规划实施监测预警、自然资源管理、城市空间决策等主要业务场景,深度挖掘各场景中涉及到的数据、流程、决策机制和内在规律,研发系列规划评估、实施监测、预测预警、模拟推演、决策支持的智能化模型,为应用系统提供算法工具服务。

建立模型仓库,通过指标和模型引擎来支撑各业务场景相关指标、模型的检索、管理和调用,更便捷的支撑规划与自然资源管理业务。

2.3完善应用系统

结合场景和用户服务,完善应用系统体系。以城市空间数据管理平台的数据信息资源管理为基础,以服务为导向,重点建设城市空间大数据分析决策平台、综合业务管理及行政办公平台、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和空间数据资源共享与协同审批平台,实现空间信息资源支撑科学决策、日常政务和业务受理及行政事项网上办理、公共服务、空间信息共享与协同审批的服务升级。

3.规划和自然资源管理信息化保障体系

基于云服务和云计算技术,提升规划和自然资源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建立全委统一的业务标准、应用标准、数据标准、管理标准和安全标准,为数据融合、系统统筹、应用服务提供安全长效保障。

建立组织、人才、资金等全面的保障体系。与高校、研究机构、城市智库等第三方机构形成战略合作,确保长期、稳定的专家资源和技术咨询服务。建立全员定期培训机制,提升全员大数据意识,培育建立系统的大数据思维。

三、技术创新与特色

1.统筹数据治理,构建城市多源时空异构数据资产体系

融合委内“现状一张图”、“规划一张图”、“审批一张图”等各类空间数据、档案数据和新型社会大数据,建设数据中台及数据治理体系,形成高质量、服务优、安全稳定的多源时空异构数据资产。

2.刻画城市规律,研发系列城市空间系统模型

与新型城市智库等第三方机构建立战略合作,深入认知城市发展规律,研发国土空间系统运行模型。夯实城市空间“大数据+模型”,为多维度的应用和服务打好坚实基础。

3.深挖决策逻辑,开发城市空间大数据决策分析平台

以城市决策服务为宗旨,基于城市空间二维、三维数据展示,融合社会大数据,开展人口、社会、经济等专题分析以及专项治理等政策实施评估,为城市决策者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

四、项目实施

做好规划和自然资源管理信息化及空间大数据应用顶层设计,实现信息化工作的角色重塑和功能转型,全面指导未来五年的信息化实施。

关于我们 | 组织结构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河中街清河嘉园东区甲1号楼16-25层 邮编:100085 电话:010-82819000 备案序号:京ICP备 05030709号-1

顶部

微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