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同衡技术创新中心

INNOVATION CENTER FOR TECHNOLOGY

返回清华同衡官网首页
清华同衡技术创新中心
  • 首页

  • 中心概况

    • 中心简介
    • 中心业务所
    • 获奖信息
  • 新闻中心

  • 项目展示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more

学术动态Academic Trends

  • “十五五”趋势解读 | 数智化促进政企关系重塑...
  • “十五五”趋势解读 | 消费新动能激发经济新活力
  • “十五五”趋势解读 | 县域产业转型升级之路
  • “十五五”趋势解读 | 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农业...
  • “十五五”趋势解读 | 新发展理念下的政策量化...
more
我院快讯Institute Express
  • 喜报!清华同衡技术创新中心申报项目获...

  • 喜报!清华同衡技术创新中心申报项目获...

  • 【规划年会】“超大城市治理新技术应用...

  • 清华同衡“一张图”系统部署实施情况如...

1234
  • 清华同衡2024服贸会一览 | 产业招商平台详情介绍
  • 智慧人居创新中心重磅研究成果首次面世 |《智慧...
  • 技术创新中心数智经济研究所与国家开发银行北京分...
  • “数智技术如何参与地方产业经济决策”交流活动圆...
  • 清华同衡承担的《村镇发展模拟系统和智能决策管控...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街景数据在规划设计与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2019年07月08日    清华同衡技术创新中心

1562576172(1).jpg

                   作者│李栋

近日,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主办的2019智慧城市与大数据应用系列讲座第二期在京召开,众多街道品质街景大数据研究领域专家齐聚一堂,就“基于街景和大数据的街道品质研究”与200多位与会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李栋做了“街景数据在规划设计与城市管理中的应用”的主旨演讲。

非常高兴今天有机会和大家一起交流街景数据的研究和应用。整体来看,目前街景数据(图片、视频)的采集方式,主要是通过数据采集车、无人机等;处理方│面,包括应用机器学习、图像解译,把图像里的内容标签化,标注道路、车辆、天空、建筑等要素。基于采集和处理开展各类应用。

街景数据应用的主要场景可分为个人、企业和政府三大类。在C端,主要是老百姓对街景地图服务的使用,通过搜索,查看街道的状况;在B端,是企业或机构对街景信息的提取,包括街景图片、地名、地址、特殊名称、POI等,通过采集这些信息做信息化服务;在G端,其实目前还没有真正地把街景数据用起来。我今天的报告主要是和大家讨论在政府G端层面,尤其是我们国土空间规划管理部门该如何把街景数据用好。

1562575407(1).jpg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李栋(图片来源:北京规划自然资源)

关于街景图片政务层面的应用,我也尝试首次提出街景大数据的应用框架,即街景大数据的政务应用的“4+1+1”,“4”步实践、“1”个框架、“1”个平台。四步实践是指:关联、预测、归因、设计。下面我简单通过几个案例说明:

案例一:城市跑步指数评估与分析:我们获取到互联网上跑步爱好者分享的跑步的动机,制作了一张北京跑步指数的鸟瞰图。图中标示的红色地域,是北京跑步行为发生密集的区域。这样我们就知道了人们都在哪里跑步。

1.jpg

我们又想知道跑步行为跟跑步环境,主要是道路情况的关系。这样我们就开始研究对跑步行为的空间识别。所以我们在这里采用了一种叫“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因子探测”的方法。通过对地理环境要素的解释行为发生的概率和可能性。这样我们就知道哪些要素是重要的,哪些要素是次要的。识别的过程就是,把空间图像当中的要素打上标签,分析指标。再把这些指标和跑步行为的量做关联、排序。比如距离绿地的距离,就和跑步行为有很大关联。

另外我们发现,有些指标的和跑步行为不是正相关的,不是说数值越大,跑步行为越频繁,有些指标和跑步行为的关系是U型。做这个分析的目的是为各项指标找到一个最合适的值,比如天空开敞,到底开敞多少程度是最受跑步爱好者喜欢的;街道宽,到底有多宽是最合适的。因为我们发现,道路过分开阔整齐,对促进跑步行为是有负面影响的。这个例子主要是阐述,我们把街景图像识别出来,最重要是和指标关联起来,分析出来各项指标作用于我们的强度。

案例二:沈阳骑行指数评估与预测。和上一个跑步指数案例类似的是,我们分析了骑行量和街道物理环境的关联,在此之上我们多做了一步:预测。我们将街景数据作为整个城市研究的数据来源之一,和其他类型的城市数据,比如道路事故、天气数据、骑行轨迹数据、出租车数据、道路两边的功能区数据等,通过模型把这些数据联系在一起。在指数构建当中,我们用街景图像做的主要是道路适宜指数,这里主要包括危险指数、道路旁设施、拥堵指数、骑行热度、多样性等。这样我们就把骑行热度在城市空间上表示出来。

预测方面,也是将骑行量及相关因素比如天气相互联系,建立模型。如果想鼓励骑行,我们就能够通过这套模型指导道路和建筑立面的设计工作。在这方面我们也做了一些具体的验证。

2.jpg

案例三:在街区尺度城市管理和规划设计中的街景数据应用。这项研究我们是和城管部门合作完成的。我们收集和分析了城市管理各类事件发生的时间、空间相关属性,考虑的街景核心要素包括通道、绿化率、机动化水平等。比如对 “乱停车”的问题,我们分析有哪些要素和这项问题发生关系,比如流动商贩、车道占用、废弃家具摆放等,并综合为一项“人居需求空间指数”。针对需求的高低来规划和布局改善性设施。

这项研究还可以做政策评估,对政策实施做一些简单的验证。针对性的政策实施后,在解决问题上有没有统计学的印证,通过街景数据分析也可以贡献相应的检验成果。

4.jpg

除此之外我们对街景数据的挖掘远超过图像本身的属性。这里有两个方面的探索,将人的感受和人的行为与街景数据相关联,通过街景之外的多源数据,对街景训练的结果建立视觉标签、情感标签、行为标签、社会经济标签等等复合标签体系,这样对街景数据的分析就可以转化为对人的预测。

我们也做了一个平台,街景数据采集分析后,对数据进行训练,直接提供评价结果,为政策制定和评估提供依据。目前我们还在做更进一步的探索,通过对世界各地城市街景数据的分析和机器学习,通过风格学习和迁移,自动生成出我们想要的街景效果,为市容市貌改造提供更清晰直观的建议。

以上是清华同衡在街景大数据应用方面的一些探索,期待接下来有机会与各位领导、同业伙伴进行更深入的交流!



网友群banner.jpg


  • 条评论 
关于我们 | 组织结构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河中街清河嘉园东区甲1号楼16-25层 邮编:100085 电话:010-82819000 备案序号:京ICP备 05030709号-1

顶部

微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