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同衡技术创新中心

INNOVATION CENTER FOR TECHNOLOGY

返回清华同衡官网首页
清华同衡技术创新中心
  • 首页

  • 中心概况

    • 中心简介
    • 中心业务所
    • 获奖信息
  • 新闻中心

  • 项目展示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more

学术动态Academic Trends

  • “十五五”趋势解读 | 数智化促进政企关系重塑...
  • “十五五”趋势解读 | 消费新动能激发经济新活力
  • “十五五”趋势解读 | 县域产业转型升级之路
  • “十五五”趋势解读 | 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农业...
  • “十五五”趋势解读 | 新发展理念下的政策量化...
more
我院快讯Institute Express
  • 喜报!清华同衡技术创新中心申报项目获...

  • 喜报!清华同衡技术创新中心申报项目获...

  • 【规划年会】“超大城市治理新技术应用...

  • 清华同衡“一张图”系统部署实施情况如...

1234
  • 清华同衡2024服贸会一览 | 产业招商平台详情介绍
  • 智慧人居创新中心重磅研究成果首次面世 |《智慧...
  • 技术创新中心数智经济研究所与国家开发银行北京分...
  • “数智技术如何参与地方产业经济决策”交流活动圆...
  • 清华同衡承担的《村镇发展模拟系统和智能决策管控...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林文棋:都市圈时代——破除发展障碍,推动要素自由流动
2019年03月11日    清华同衡技术创新中心

ICT_05132 3.jpg

▲林文棋,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技术创新中心执行主任

编者按:3月1日上午,由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主办的“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研讨会”在京举行,国家发改委发展规划司规划处处长韩云、新城院执行副院长尹稚、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袁昕等领导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清华同衡技术创新中心执行主任林文棋以及国内规划界的多位知名专家一同出席会议并参与研讨。会议发布了《中国都市圈发展报告2018》,并举办了城市群与都市圈研究中心成立揭牌仪式。本文根据林文棋在这次研讨会上的发言整理。


在参与都市圈研究的过程中,其实我们有一个很明显的感觉,就是这些年来随着中国大量的基建到了一定程度以后,现在到了一个阶段就是由新基建带来我们要推动新动能的生成。在这里,其实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推动市场一体化,各个部门一体化。这些一体化说白了就是一个字——“破”,要“破”各方面的割裂,包括体制、机制、空间、影响到互联互通大量的障碍性的东西,要推动要素的再分布,自由流动。这个是一个很明确的背景和目标。在这个里面,为了推进下一步的工作,我想提几个建议。

▌判断时序,共享研究红利

都市圈在未来是国家战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其实是国家全球战略最重要的载体,这个定位应该是无可置疑的,不管是沿海的都市圈还是内陆的都市圈,都有组团出击直接参与国际竞争的诉求。

都市圈在未来是国家战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其实是国家全球战略最重要的载体,这个定位应该是无可置疑的,不管是沿海的都市圈还是内陆的都市圈,都有组团出击直接参与国际竞争的诉求。

要组团,面临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原来都市圈内部是竞争式的引领,通过与隔壁的竞争发挥自己的优势,获得自己都市圈内部组员的发展空间。未来要过渡到协作性引领,通过组团我能够获得比原来竞争性引领更高的发展空间,这需要一种机制、体制的建立和保障。

我认为所有的一体化、协同等等,其实基于一个最主要的前提判定,就是通过协作性的引领能够获得超出单打独斗竞争的盈利,这是很关键的一个点,可能在下一步需要做更多的分析。因为不同的都市圈发展的时序不一样,有成熟型的、培育型的、也有待发展的,这些不同就会导致在空间上的集聚和辐射的能力与水平是不一样的。从长三角跟珠三角来看,在这几十年的发展里面,有大量的协调机制,尤其是珠三角,编制了我国第一个协作发展规划,用类似这样的一些政策来试图调节各个成员之间的发展问题。对于都市圈里面的核心城市或者中心城市来说,到底是处在一个集聚的阶段还是到了往外辐射的阶段,这是完全不一样的,我觉得时序判断非常关键——尤其是对于中心城市的发展时序的判断。

▌预测“流-结构”变化

我们的研究中有很多的互投和一些结构性的判断,下一步需要把“流”和“形”和结构的东西放在一个系统中进行模拟预测。由于各个城市之间的“流”的变化导致结构的重组、再生,这个事情是可以去做的,但是它们也是互为因果的。这点能够做到的话,我们对都市圈里面各个成员的发展可能就有了很明晰的判断。有了这个判断之后,我们后面要做什么呢?除了现在做的这个主要站在政府角度的分析之外,还应该站在另外两个层面分析:一个是基于地方政府,从治理和实施的角度来看,基于地方政府来做整个都市圈的分析。还要基于企业的角度来看,怎么参与到整个都市圈的发展中来,应该从不同的发展道路、不同的模式去做更深入的一些研究。

ICT_0435.jpg

▲与会嘉宾合影


本文转载自“清华城镇化智库”(ID:tsinghua_TUCSU)


清华同衡技术创新中心根植于清华大学深厚的学术积累及对城市的深刻理解,利用多源数据开展城市创新型智库业务。

综合的知识集成

由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领衔,拥有规划、交通、数学、计算机等多学科交叉背景人才优势,中外城市发展相关专业理论研究与技术积累。

雄厚的研发能力

具备丰富的专业算法与模型、跨部门跨学科综合分析能力及多种工具与系统开发经验,可对城市规划、城市治理、政策实施进行模拟和评估。

广泛的数据资源

丰富的城市相关数据资源合作,政府大数据与社会大数据的融合与积累。

专业的解决方案

提供包含城市问题研究、大数据咨询、平台系统建设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3 in 1.png


  • 条评论 
关于我们 | 组织结构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河中街清河嘉园东区甲1号楼16-25层 邮编:100085 电话:010-82819000 备案序号:京ICP备 05030709号-1

顶部

微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