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NOVATION CENTER FOR TECHNOLOGY
12月16至17日,以“助推5G商用,升级智慧生态城市”为主题的2019(第八届)国际智慧城市峰会暨智慧生态博览会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行。首都经贸大学和清华同衡联合共建的城市群系统演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决策模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与首经贸特大城市研究院首都高端智库联合承办了第三分论坛——“大数据应用创新与科学驱动决策”。 分论坛邀请了来自首都经贸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神舟控股科捷集团、京东城市、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郑州师范学院等学界业界的数位专家出席并作主题发言。
清华同衡技术创新中心项目经理谢盼作了题为《大数据支撑城市决策与领导驾驶舱建设》的主题演讲,介绍了技术创新中心在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情况。以下为演讲的主要内容。
▲清华同衡技术创新中心项目经理谢盼作主题演讲
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化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城市治理方式的巨大变革,政务大数据+社会大数据的应用成为城市治理与科学智慧决策的重要支撑。清华同衡技术创新中心从丰富的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我国城市治理的智慧决策需要从数据、内容到方法、应用,实现数据贯通化、内容专业化、分析智能化、决策前瞻化的“四化”特征,而这四个特征则对“多源数据+行业知识+决策工具”三个维度的能力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城市治理智慧决策的“四化”特征
▲城市治理智慧决策三维能力需求
一、建设数据资源统筹与治理能力
采集、整理政务大数据和社会大数据资源,通过社会大数据对政务大数据进行校核、关联、升维,实现多源数据的融合应用,是使用大数据进行城市智慧决策的关键。
▲政务大数据和社会大数据融合应用
二、建设研究分析与智慧决策能力
决策不可能被替代,关键是通过智能化分析,提供充分的、结构化的信息给决策者,提升其决策科学性。城市决策由易到难包括运行监测、分析诊断、绩效评估、决策模拟“四步”功能。在决策实施前、中、后不同环节,提供全方位、闭环的决策支撑。
一是运行监测:设计城市运行监测指标体系,结构化、可视化展示城市在人口、产业、交通、设施、住房和环境等不同方面的运行和发展信息,及时、直观把握城市运行动态。
二是分析诊断:以管理目标为导向,针对人居品质、产城融合、城市治理等重点工作,职住平衡、夜经济等专项工作,开展评价分析和归因分析。
三是绩效评估:通过一定时间序列关键要素的对比分析,利用空间计量方法,评估政策实施对人口、产业、设施、交通和市容环境等的影响和不同政策措施的实施绩效,推动政策不断优化。
四是决策模拟:解构城市运行管理的复杂性,多角度把握发展方向,深入分析系统关联,利用多源数据和机器学习算法,为政府决策提供精细化、针对性的量化决策情景模拟工具。
▲基于大数据的城市决策支撑“四步”功能及决策闭环
清华同衡技术创新中心在实际工作中,已经实现了人口、产业、城市精细化管理等多方面的决策支撑闭环。典型应用有:
1. 大数据支撑区域人口监管:基于朝阳区统计数据和手机信令、互联网定位、交通出行等社会大数据,结合机器学习等模型算法,构建朝阳区人口“持续监测-专项评估-精准预测”的决策闭环链路,为人口精准化管理提供决策支撑。
2. 大数据支撑产业发展决策:基于工商注册法人数据和投资流数据,结合产业图谱技术,构建区域产业“发展监测-体检评估-情景模拟”决策闭环链路,实现不同情境下优势产业智能推荐,为地方产业精准发展提供决策支撑。
3. 大数据支撑城市精细化管理:基于城管网格化监督数据、12345市民热线数据和人口、交通、街景等社会大数据,构建四步问诊城市问题的“运行监测-体征诊断-政策情景模拟-政策实施满意度评估”决策闭环链路,为城管部门精细化管理提供决策支撑。
三、建设应用集成与平台建设能力
将数据能力、决策分析能力在信息化平台上进行集成,打造城市智慧决策系统和领导驾驶舱。领导驾驶舱是城市有机运行的“神经中枢”,是城市发展决策的“作战指挥室”。领导驾驶舱需具备感知城市动态、评估城市品质、模拟城市未来、提供城市建议的功能,融汇全方位信息、拥有智慧思考能力。目前,清华同衡技术创新中心已经针对自然资源部门、发改部门、城市综合管理等多个部门提供了智慧决策平台建设。下面举三个案例。
案例一是面向自然资源部门的领导驾驶舱。聚焦决策关键问题,依循决策逻辑结构设计功能模块,清晰展示规划和自然资源监测、评估、预警态势和专项行动的计划、进度、结构、影响、成效、排名和满意度等特征,提升城市空间治理决策的科学支撑能力。
案例二是面向发改部门的新型城镇化公共服务平台。基于统计数据和多源社会大数据,构建国家新型城镇化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设立区域发展新态势、都市圈发展新引擎、经济发展新动能、民生发展新需求四个版块,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市群、都市圈的人口、经济、民生服务等领域开展监测、评估与情景预测,为新型城镇化进程决策提供科学支撑。
案例三是面向城市综合管理部门——基于社会行为数据的城市认知系统。汇集城市多源社会行为数据,集成社会行为数据智能处理与融合画像技术、城市群体和个体建模分析技术,研发城市社会行为动态认知系统,并在通州城市副中心开展试点应用,为副中心提供区域联系、人口分布、职住特征、交通特征、地块功能等全方位的监测、评估与预测。
清华同衡技术创新中心根植于清华大学深厚的学术积累,以及清华同衡对城市的深刻理解,以“规划师+数据分析师+软件工程师”的人才优势,实现了“数据融合、技术融汇、知识融贯”,在不断的实践中锻炼凝聚了数据资源统筹与治理能力、研究分析与智慧决策能力、应用集成与平台建设能力,有实力为各地政府部门、单位企业提供专业的城市规划管理领域技术产品和领导驾驶舱建设服务。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河中街清河嘉园东区甲1号楼16-25层 邮编:100085 电话:010-82819000 备案序号:京ICP备 050307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