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同衡技术创新中心

INNOVATION CENTER FOR TECHNOLOGY

返回清华同衡官网首页
清华同衡技术创新中心
  • 首页

  • 中心概况

    • 中心简介
    • 中心业务所
    • 获奖信息
  • 新闻中心

  • 项目展示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more

学术动态Academic Trends

  • “十五五”趋势解读 | 数智化促进政企关系重塑...
  • “十五五”趋势解读 | 消费新动能激发经济新活力
  • “十五五”趋势解读 | 县域产业转型升级之路
  • “十五五”趋势解读 | 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农业...
  • “十五五”趋势解读 | 新发展理念下的政策量化...
more
我院快讯Institute Express
  • 喜报!清华同衡技术创新中心申报项目获...

  • 喜报!清华同衡技术创新中心申报项目获...

  • 【规划年会】“超大城市治理新技术应用...

  • 清华同衡“一张图”系统部署实施情况如...

1234
  • 清华同衡2024服贸会一览 | 产业招商平台详情介绍
  • 智慧人居创新中心重磅研究成果首次面世 |《智慧...
  • 技术创新中心数智经济研究所与国家开发银行北京分...
  • “数智技术如何参与地方产业经济决策”交流活动圆...
  • 清华同衡承担的《村镇发展模拟系统和智能决策管控...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金贤锋:多源数据和新技术助力现状评估
2019年12月30日    清华同衡技术创新中心

image.png

2019年10月20日上午,在本年度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上,由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与重庆市地理信息和遥感应用中心联合承办的主题为“空间发展评估与城市体检”学术对话,邀请了10位国内相关领域知名专家,向与会观众分享了各自的学术观点和实践成果。我们整理了各位专家的报告发言,向大家陆续推送报告文章。所有文章均经报告人本人审阅。

本篇为重庆市地理信息和遥感应用中心地理资源所金贤锋所长的报告《多源数据和新技术助力现状评估》。

金贤锋:多源数据和新技术助力现状评估

大家好,关于现状评估前面已经有很多专家作了相关介绍和思考,我在这里结合自己的想法跟大家作一些交流。

我的报告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现状评估要求。最初我们的想法比较简单,认为现状评估就是一个计算,把城市的特征和规律展示就可以了,但是学习了部里的两个文件之后就发现部里的要求跟我们预想的有所不同。

 image.png

第一个要求是空间化、精准化、可视化。第二个要求成体系,要摸现状,找问题,还要提出对策。第三个就是对智能化的要求,能监测,能评估,能预警。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建设和现状评估工作的通知》强调,应该以指标体系为核心,结合基础调查、专题研究、实地勘踏、社会调查等方法,切实摸清现状,在底线管控、空间结构和效率、品质宜居等方面,找准问题,提出对策,形成评估报告。

另外,现状评价指南突出了三个“导向”。目标导向:坚守生态安全、水安全、粮食安全等底线要求;规划实施现状与规划约束性目标关系评估;客观反映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结构、效率和宜居水平。问题导向:着力发现规划实施中存在的空间维度“重量轻质”、时间维度“重静轻动”、政策维度“重地轻人”等突出矛盾和问题。操作导向:构建科学有效、便于操作、符合当地实际的评估指标体系。

 image.png

我们对现状评估指标体系进行初步梳理后发现,指标计算所需数据来自于专项调查的有36项。其中,基本指标涉及空间数据和空间计算的占60%,推荐指标同样也不少。

现状评估工作内容包括资料和数据收集、需求调研和问题调查,其中明确要求广泛征求社会公众的意见。公众问题的积极、充分反馈,及其在现状评估、方案编制中得到体现和回应,是国土空间规划的发展大方向。如何高效收集和分析公众意见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待解问题。此外,指南中也明确提出了现状评估中及评估后的监测分析与评价要求,并需要逐步将评价体系纳入到信息系统动态开展监测评估预警。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背景下的现状评估工作的开展与完成,我们认为要重点考虑和保障数据、模型、算力三个方面。

image.png

首先是数据。要做到全面的现状评估,国土空间数字化是基础,并明确哪些已经数字化,哪些没有数字化,哪些能数字化。同时,要实现数字化成果的“好用”,即形成数字化成果获取、处理、存储、共享交换各环节和多主体间的良好生态系统。正是如此,在地方做市(区)县的现状评估,必须立足本地,将应用嵌入到本地的信息化建设大方案中去。

 image.png

其次是模型,要保证现状评估的精准性、空间化和高效率,必须要利用模型实现智能化计算。模型的类型和种类复杂多样,实际应用应以需求为驱动,结合地方实际业务梳理出通用规则和特定规则,进而收集或研发相应的模型。同时,模型从研究、开发、测试到最终的应用是漫长过程,现阶段如何实现用模型来开展评估工作?我们建议将所需的模型分为通用模型和研究模型两类,通用模型通过商业采购或用等价交换的方式来实现快速收集,并尽快用于评估工作。研究模型则是针对本地特征和规律发现的,使用中有区域适用性的相关模型,需要进行较长期的投入后才能使用。

 image.png

最后是算力。算力是海量数据分析与评估价值能否实现的保障。算力一方面可以通过硬件提升,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算法的优化来实现。借助时空大数据平台的计算能力,是解决高效、实时分析评估中算力问题的良好途径。

最后简单谈一谈新技术的应用。

第一是数据快速获取、处理与建库技术。针对评估中的资料收集和大量实地调研,支撑内外业一体化的信息快速获取、处理与建库技术,包括可靠、高效的社会经济数据空间化技术是非常有用的。

第二是基于遥感影像的地表变化自动识别技术。通过多源遥感影像,准确识别地表覆盖现状、发生变化的区域以及变化的类型,是特定空间现状评估和后续中宏观监测的有效手段。

第三是支持多主体协同、多环境部署的智能分析模型集。部署方便、适应多网络环境、支持编制和实施监督全过程中多主体协同的智能分析模型集,能让我们的规划师都会用模型,而不需要了解模型的太多内核算法和分析的复杂步骤,通过调用某一模型或某几个模型来便捷地开展现状评估或不同方案的效果比选。

第四是基于社会大数据的公众意愿调查和社会感知分析。获取大样本公众意愿,特别是真实反映公众内心真实的意愿,是十分有必要的。在这方面,我们在思考和尝试引入文本大数据分析方法。如我们团队开展了政府信箱的文本大数据挖掘算法研究和实践应用,成功地将公众关注的问题或希望得到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快速系统的分类梳理,并实现了空间化,形成了反映市民真实意愿的“情绪地图”。

我就简单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 条评论 
关于我们 | 组织结构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河中街清河嘉园东区甲1号楼16-25层 邮编:100085 电话:010-82819000 备案序号:京ICP备 05030709号-1

顶部

微博

微信